同場加映
 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園報道:“你們的報道寫得很對啊,裡面提到的情況,就是我們遇到的困難。”從2007年開始,廣州市正式實施《屋頂綠化技術規永慶房屋範》,對住宅屋頂綠化提出了明確要求,但時至今日,廣州市屋頂綠化率仍只有0.5%左右,遠遠落後於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(詳見本報11月20日A17報道)。報道出街後,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共鳴。其中就有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致電本報,陳述他們在推廣天台綠化技術中遇到的種種困難。
  市民黃女士是一家綠化民營企辦公室出租業的負責人。看了報道後,她不吐不快,“0.5%的綠化率實在是低得可憐。我們從幾年前就開始研究天台綠化技術,園林工程師也想出了一套科學的方案,可以使天台鳥語花香。但是,由於市民不理解,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,所以我們一直推廣不了。”
  看到報道中寫到的荔灣區金盈居的故事,黃女士很惋惜。該小區響應市政府的號召,鼓勵居民在屋頂搞綠化西裝,但結果業主卻陷入了恐慌——小區天台出現了6條裂縫,多戶業主家中變成“水簾洞”。“我們的技術完全可以解決漏水的問題,一套雨水循環的系統,便能將雨水收集起來,既能防止漏水,又能灌溉植物。”黃女士介紹,他們採用的“環保樓宇綠化操作流程”即是在樓梯口預留2平方米左右作安全通道口,周邊用防盜網作圍架,再覆蓋鐵絲網,分兩層作保障,確保防漏效果,並作藝術造型,然後覆蓋種植槽,安排雨水收集管在周邊位置。而環保止漏頂部及周邊則種植民用花卉植物,如金銀花、茉莉花、長春花、滅蚊草、茶油樹等觀賞植物,豆草葉類等品種。這種模式環保生態、低碳節能,還能減少風雨侵蝕。
  黃女士表示,他們的設想是設備和後期維護都不收費,只向用戶收取植物的費用。即便如系統傢俱此,天台綠化也很難推開,“就像你們寫的那樣,每戶居民都在天台霸一塊地方,種自己想種的東西,天台綠化缺乏統一規劃,所以才會出現報道中寫到的種種問題。這也是我們的困難所在。”
  林園  (原標題:天台綠化技系統家具術無問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etrjyaxll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